新莆京app电子游戏|腾讯百科

  科技是强盛之基,创新是进步之魂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国有企业必须培育和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。培育核心竞争力,关键靠创新。”“国有企业要争当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军。”

  创新是鞍钢的优良传统。当前,鞍钢集团正处于转型升级、振兴发展的关键阶段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创新力量。

  谋划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,完善科研设计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各项举措,打通科技创新转化经济效益的通道……5年来,鞍钢集团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,效果显著。

  抓顶层设计 释放创新活力

  5年来,鞍钢集团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,抓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。2013年,鞍钢集团首次党代会提出重点抓好四个建设中明确提出要建设“创新鞍钢”。2016年,鞍钢集团“十三五”战略规划中明确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并提出到2020年建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钢铁集团。同时,鞍钢集团将创新列为四项重点工作之一,予以全力推进。

  “把握科技创新方向,持续完善创新体系,不断优化创新要素,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。”鞍钢集团公司董事长、党委书记唐复平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和工作思路。

  5年来,鞍钢集团出台多项政策文件,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,持续为科技创新注入活力。

  整合资源、明确定位,优化组织架构,提供政策保障。先后组建了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、鞍钢集团钒钛(钢铁)研究院、鞍钢集团矿业设计研究院,加强鞍钢集团未来钢铁研究院建设,形成了钢铁产业、钒钛资源、采选矿技术以及先进钢铁技术创新研发体系。2016年,鞍钢集团出台《关于完善科研设计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指导意见》,围绕开拓“内、外”两个市场,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,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新突破。

  《技术创新效益评价指导意见》《研发岗位等级序列指导意见》……鞍钢集团高密度、系统化实施了一系列科技管理配套制度、人才激励政策,全方位地丰富和改善技术创新的气候和土壤。

  在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动下,各科研院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。“五大院”发挥高端引领作用,科研合同明显增加,技术贸易收入稳步提高;科研人员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,科技研发呈现良好发展态势。今年上半年,实现“三新”科技创效18.98亿元。

  科技创新,关键在人。鞍钢集团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,积极打造技术领军人才阶梯团队。截至目前,鞍钢集团共评聘研发序列400余人次,对2016年符合奖励条件的15人实施了中长期奖励,其中,研发岗位等级序列9人、高技能人才等级序列6人。开展高端人才选拔推荐工作,注重从科研一线选拔和推荐人才。“十二五”以来,共有59人次跻身国家、省领军人才、专家等行列。李超、于淑娟先后获评“当代发明家”荣誉称号。

  推进科技创新,离不开持续的科技投入。鞍钢集团对科技投入进行总体计划,以科技项目、重点实验室、中试线建设为研发投入重点,建立研发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。“十二五”以来,鞍钢集团年度科技投入总量占主业销售收入比重始终保持在4%以上。鞍钢集团目前拥有16家研发机构,是国内唯一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钢铁企业,研发能力位居国内钢铁行业前列。

  从细化配套政策措施到具体任务的部署,鞍钢集团深化创新科技体制改革,集聚技术、资金、信息、人才等创新要素,将科技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,触发了科技成果转化的“核裂变”,创新热潮在持续涌动。“十二五”以来,鞍钢集团“大型铁矿山露天井下协同开采及风险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”等7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今年,鞍钢集团获得“十三五”重点专项项目(课题)15项。

  争做“排头兵” 厚植竞争优势

  开发出新一代高耐磨PG5钢轨和贝氏体钢轨,在国内率先生产时速250公里、300公里、350公里等全系列高速铁路钢轨,助推中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。完成我国未来更大轴重重载铁路的产品和技术储备;自主研发的转向架高端用钢成功应用于中国标准动车组,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420公里交会和重联运行。

  独家供货世界首座第三代核电项目,打破高端核电用钢一直由国外垄断的格局,鞍钢集团典型核电用钢生产技术和产品达世界领先水平。

  国内首家研发出最大厚度90mm大型集装箱船用止裂钢,供货我国最大集装箱船,实现国产化应用。鞍钢船板助力我国首艘自主设计的极地破冰船建造,多项核心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

  高端桥梁钢应用于世界最长跨海大桥——港珠澳大桥、世界最大公铁两用斜拉桥——沪通长江大桥、美国阿拉斯加塔纳纳西河桥、孟加拉帕德玛大桥等国内外重大桥梁工程中,奠定了我国桥梁钢的国际领先地位。

  新型号钛合金精密铸件研制成功,实现无超差独家供货。新型钛铝高温合金件及钛合金件研制通过关键考核实验。

  …………

  在铁路、核电、汽车、桥梁、海工、军工等领域,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——鞍钢。“高、精、尖”已成为鞍钢产品的代名词。

  唯创新者强,唯创新者胜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,“重点突破具有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关键技术。”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。鞍钢集团不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低端徘徊,坚决走高端化的发展路线,多项战略产品开发实现引领。

  5年来,鞍钢集团坚定高端产品品牌引领目标,持续优化品种结构,走差异化、特色化、专业化精品路线,提高品种创效水平和市场竞争力。如今,鞍钢集团可生产3000个牌号、60000多个规格高技术含量、高附加值的钢铁、钒钛精品,广泛应用于建筑、工程、桥梁、造船、铁路、汽车、机械、家电、集装箱、石油石化、航空航天等数十个行业。

  科技创新不仅推进了钢铁产品提档升级,还加速了生产工艺竞进提质。5年来,鞍钢集团不断加强科学探索和技术攻关,重点突破具有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关键技术,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。

  自主研发、设计和建设国内外首创特大型高炉喷吹焦炉煤气系统、风力发电、光伏发电等三大示范工程,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,降低吨钢综合能耗。

  建成我国首套中厚板和热轧带钢超快速冷却生产线,研发节约型高性能中厚板超快速冷却控制技术,实现钢种强度提高100兆帕,合金元素用量降低20%以上,经济社会效益显著。

  研发含铁尘泥高效再资源化利用新技术,实现含铁物料的短流程、低能耗、小循环高效回收利用,形成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、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。

  …………

  一批核心技术开发实现突破,并加快成果转化。目前,鞍钢集团有效发明专利平均增速达30%,有效发明专利占总量比率逐年提升,2016年达39%;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沿线各国和产品输出国进行专利布局,拥有有效国际专利38项。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12项。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8项,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155项。

  为将科技降本增效发挥到极致,鞍钢集团在对全工序对标分析的基础上,围绕系统性工序降本开展工作,开发出“鞍钢集团提质增效决策支持系统”,分析工序降本关键环节,为降本增效提供技术支撑。鞍钢矿业鞍千公司通过分穿分爆、精准爆破、强化矿中挑岩提高矿石质量,原矿品位比计划提高20%,增加精矿产量10余万吨,增效2800余万元。“五品联动”矿冶工程理论体系获2014年国家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。

  鞍钢集团认真履行社会责任,把绿色低碳、环境保护的观念融入科研、生产全过程,推进绿色制造工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,依托技术进步实现节能减排。鞍钢集团高炉热风炉综合节能集成技术、开发热风炉操作制度优化技术、热风炉节能涂料集成应用技术等5项技术,达到了提高热风风温及品质、降低煤气单耗的目的,在冶金行业探索出一条使用低热值煤气实现高风温的有效途径。

  如何加快推进信息化创新发展,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,是企业创新发展的课题。5年来,鞍钢集团以创新为抓手,重点推动管理信息化,通过开展人力资源、财务管理、采购管理、投资管理、资产管理等信息系统建设,实现全集团范围内“人、财、物”等核心要素资源的规范管理及统一管控。通过推动智慧矿山等智能制造试点项目建设,鞍钢集团将企业生产、管理与运营相贯通,推进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敏捷制造目标实现。

  聚焦新发展 创新之花“遍地”

  5年来,鞍钢集团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,依靠创新驱动发展,让创新力量充分涌流、创新实践充分开展。

  科技创新指数是反映企业创新能力和效率的评价指标。鞍钢集团创建科技创新指数,覆盖企业研发、创新管理、技术贸易、科技成果等10个维度,持续监测集团、子企业和研发机构科技创新发展状况,评价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动态。

  鞍钢集团积极推进EVI管理升级,加速产品功能升级与市场拓展。核电用钢、铁路耐候用钢、冷镦钢等11个EVI小组,通过与专业设计院或用户设计单位积极合作,主动参与用户的产品设计过程,将鞍钢集团的产品固化到设计方案中。

  鞍钢集团积极利用外脑,与高校院所、科研机构和下游客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建立联合实验室或战略联盟。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建设“航空航天金属材料联合实验室”,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共同成立“汽车金属材料联合实验室”,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、西南交通大学共同成立“轨道交通金属材料联合实验室”。

  为加快企业创新发展,鞍钢集团研发手段建设不断升级,建成“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”“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”,加入“耐蚀钢联盟”“海工钢联盟”“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”,充分发挥科研院所、上下游产业协同创新效应。

  创新让鞍钢集团走出了一条传统产业转型和“互联网+”有机融合的新路。攀钢积微物联秉承“平台、服务、跨界、产融、生态”的发展理念,打造“达海产业园”“积微电商”两大线下线上品牌,率先在西部区域发展线下线上相结合的“综合物流+电商平台+金融服务”三网融合的CⅢ生态圈。鞍钢集团电商实施“互联网+服务”战略,发挥自身优势,先后推出“单卷竞价”“打包延时竞价”等多种销售模式,构建起电子出库单自助服务系统和云仓储系统,提高物流管理效率,增强鞍钢集团产品市场竞争力。

  为释放职工创新创造的无穷能量,鞍钢集团大力弘扬创新文化,激发一线职工的创新热情,搭建全员创新创效活动平台,广泛开展技术革新、技术攻关,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,通过创新工作室、创新小组、创新示范岗等各种有效形式,拓展职工创新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。

  目前,创新已成为鞍钢集团核心价值理念,形成了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的生动局面。广大职工继承和弘扬“鞍钢宪法”精神,以李超、林学斌、于淑娟等创新典型的先进人物为榜样,积极投身到“党员领航登高工程”、“百岗千法创效、万人竞技登高”、实名制“网络问企”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,建成厂级以上职工创新工作室172个,命名推广先进操作法1689项,组织员工参加国内发明展,获金奖55项、银奖67项。2016年9月,4名鞍钢职工在第八届冶金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加冕。

  东风夜放花千树,明朝春色倍还人。在鞍钢,创新驱动的“路线图”已经绘就,科技“引擎”已经全速发动,必将推动企业迎来一个更加美丽的“春天”。